网购骗案四成涉Fb假专页 诱仓促付款 收钱即失联
- 国际
- 2025-04-18 23:35:24
- 11
左图:假冒专页的首页头像相、界面设计及用色都与正规专页非常相似,难以辨别真假。右图:警方提醒市民,切勿点击不明来历的连结及在非官方网站披露个人资料。 【港闻报讯】记者古倬勳报道:网上购物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网购相关的诈骗陷阱亦无处不在。警方去年共录得11559宗网上购物骗案,较前年增加29.2%,损失金额较前年更大幅增加87%至约3.6亿元。警方提到,随着启德体育园启用,多个大型活动陆续举办,相关骗案有可能增加。 警方指出网购骗案常见的犯案手法有3种,分别是“Facebook专页诈骗”、“Carousell钓鱼连结骗案”及“弹票党”,其中最常见的“Facebook专页诈骗”占去年网购骗案超过四成,涉款约6000万元,骗徒假冒知名商户建立高仿专页,并透过付费广告推送虚假优惠,市民在网上搜寻有关商店时,真假专页或同时显示在搜索结果中,很容易不小心点击进入假冒专页。 女子购演唱会门票损失近百万 骗徒经常以精心设计的虚假身份与语言技术诱导消费者堕入陷阱,强调货品的稀缺性,如限量版球鞋、热门演唱会门票,或绝版游戏道具等,亦会营造“手快有,手慢无”的紧迫感,迫使买家仓促付款,无法仔细验证或当面交收,并在收款后迅速失联。 警方亦留意到,随着启德体育园正式启用后,多个演唱会及运动项目等大型活动陆续举办,有骗徒看准有粉丝未能购票,而在不同购物平台谎称有大量内部门票诱骗粉丝购买,部分骗徒会以不同借口拖延出货,令受害人在活动当日才发现所购买的门票未能进场或无发货;去年涉及演唱会门票的骗案占去年所有网购骗案的超过15%,涉款近1800万元,损失最大宗涉及一名40岁本地女子在去年4月至5月间,经通讯群组购买演唱会门票后无收到门票,被骗300元,及后有自称为娱乐公司职员向她讹称可以折扣优惠购买多张门票,她在一个月内被以多个借口合共转账256次,被骗近100万元。 警方预计骗徒或在复活节假期间在不同平台发放声称优惠的旅游套票或食品等虚假消息引诱市民上当,市民在庆祝节日时亦要小心网购骗案,光顾信誉良好的卖家,付款前应先搜寻卖家的电话号码、银行户口号码、专页名称等,切勿点击不明来历的连结及在非官方网站披露个人资料,并鼓励市民使用“防骗视伏器”以在交易前即时评估诈骗风险。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