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各经济体经济增速或持续分化
- 股票
- 2025-03-24 10:08:35
- 59
ZHIKUYAOLAN 编者按 在经历2024年缓慢复苏后,2025年全球经济走向备受关注。近期,多家国际机构发布2025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对全球经济增速作出谨慎乐观的判断,尤其是通胀率将继续逐步放缓,货币政策将转向宽松。从长期来看,全球经济仍存在复杂性和脆弱性,面临诸多挑战。各国政府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政策,推动经济增长、应对潜在风险,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多边机制,这对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实现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全球各经济体经济增速分化显著 阅读提示:全球各经济体经济增速分化显著。《202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保持在2.8%,与2024年持平,仍低于疫情前3.2%的平均水平,低速增长将成为一种常态。同时,全球各地经济增长前景各异。《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也认为,全球经济增长持续分化。2025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将从2024年的1.7%升至2025年的1.9%。欧元区经济增速则较为缓慢,预计2025年为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5年经济增速预计维持在4.2%。同时,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达3.3%。《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指出,尽管部分地区显示出韧性,但全球经济整体仍然面临显著挑战。2025年,预计美国、南亚经济增长表现强劲,欧洲经济仍然疲软。 《202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全球各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各异 近日,联合国发布的旗舰报告《202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保持在2.8%,与2024年持平。尽管全球经济展现出一定韧性,经受住一系列相互叠加的冲击,但由于投资疲软、生产率增长乏力和债务高企,全球经济增长率仍低于疫情前3.2%的平均水平,低速增长将成为一种常态。 《报告》指出,通胀率下降和许多经济体持续实施的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在2025年为全球经济活动带来适度提振。然而,不确定性依然显著,地缘政治冲突、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以及世界多地高企的借贷成本构成了主要风险。这些挑战对于低收入的脆弱国家尤为严峻,可能会进一步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 具体来看,全球各地经济增长前景各异。由于劳动力市场疲软和消费支出放缓,美国经济增长预计从2024年的2.8%放缓至2025年的1.9%。欧洲经济将温和复苏,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从2024年的0.9%上升至2025年的1.3%,这主要得益于通胀缓解和劳动力市场的韧性,但财政紧缩和生产力增长乏力、人口老龄化等长期挑战仍将对经济前景构成压力。 2025年东亚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4.7%,这得益于该区域强劲的私人消费,其中,中国预计实现稳定增长,增长率为4.8%。南亚预计仍是增长最快的区域。在印度6.6%的强劲增长率推动下,预计南亚2025年经济增速达到5.7%。 非洲经济增长率将从2024年的3.4%小幅上升至2025年的3.7%,这主要得益于埃及、尼日利亚和南非等经济体的复苏。然而,冲突局势、偿债成本上升、就业机会缺乏以及气候变化影响加剧,都对非洲的经济前景构成了压力。 《报告》呼吁,采取大胆的多边行动,解决债务、不平等和气候变化这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危机。《报告》强调,各国政府必须避免采取限制性过强的财政政策,而应重点调动对清洁能源、基础设施以及卫生和教育等关键社会领域的投资。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全球各经济体经济增长持续分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3.3%,较2024年10月份的预测值高出0.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00年至2019年3.7%的历史平均水平。同时,IMF预计,2026年全球经济增速也将保持在3.3%的水平。 分区域来看,IMF预计,2025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将从2024年的1.7%升至2025年的1.9%。其中,美国2025年的经济增速将达到2.7%,较此前预期上调0.5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其国内强劲的需求,但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是全球经济面临的一大风险。同时,IMF小幅上调了英国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预计其经济增速将达到1.6%。日本2025年的经济增速预期将维持不变,达到1.1%。 相比之下,欧元区经济增长较为缓慢,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为1%。制约其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制造业疲软、消费者信心低落以及能源价格冲击持续存在等。德国的经济表现落后于其他欧元区国家。2024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2023年实际下降0.2%,为连续第二年负增长。IMF下调对德国经济前景的预测,预计2025年德国经济增速为0.3%,较2024年10月份的预测值下降0.5个百分点。 IMF表示,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欧元区是重要的发达经济体区域,其经济增速放缓不仅将对全球贸易和投资产生一定影响,还将给欧洲的就业市场和社会稳定带来挑战。 IMF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维持在4.2%。IMF表示,虽然受到贸易领域等相关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呈现疲软态势,但未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不确定性会逐渐减弱,经济活力会逐步增强。其中,IMF将中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4.6%,较2024年10月份的预测值高出0.1个百分点。 《首席经济学家展望》:预计美国和南亚2025年经济增长强劲 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发布的《首席经济学家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尽管部分地区显示出韧性,但全球经济整体仍然面临显著挑战,例如,碎片化、债务问题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正在拖累全球经济前景。 在主要经济体中,美国和南亚地区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44%的受访首席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在2025年实现较强增长;61%的受访者预计,南亚地区,特别是印度,继续保持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快的增长率。然而,印度经济在2024年下半年增速放缓至5.4%,显示出一定的下行压力。 相比之下,欧洲经济仍处于低谷,74%的经济学家预测该地区增长乏力。欧盟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仅环比增长0.9%。 《报告》指出,尽管全球范围内通胀呈现放缓趋势,但区域差异也颇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短期内经济增长的上行预期与通胀预期的显著提升相伴而生。约三分之二的受访首席经济学家预计,包括贸易、移民和财政政策等领域在内的美国政策变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长期影响。 《报告》认为,各国政府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既要应对与国家安全、人口老龄化和气候变化有关的成本上升,又不能危及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还要应对反对增税的汹涌民意,面临着财政政策“三难”。 《报告》预计,在财政政策方面,美国将采取更宽松的政策,欧洲则可能趋于紧缩。在货币政策方面,随着通胀率逐步回落,全球央行紧缩周期基本结束,但政策路径在不同地区表现分化。例如,更多受访的首席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转向更鹰派的立场,而欧洲央行则有望继续降息。 合作是全球应对共同挑战的必由之路 阅读提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加强国际合作是必由之路。《2025年全球风险报告》强调了多边合作的重要性,其认为全球条约和协议是应对风险的最有效手段,并提出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公众意识来应对全球风险的建议。《全球经济展望》指出,发展中经济体改善增长前景面临多种选择。正确的政策可以将部分挑战转化为重大机遇。与此同时,所有国家都应当在多边机构的支持下共同努力,以加强全球贸易治理。《2025年全球网络安全展望》认为,日益复杂的网络空间格局,给各类组织和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影响。各方需齐心协力,保障数字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网络互联,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网络安全技能短缺问题。 《2025年全球风险报告》: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风险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5年全球风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结合900多名全球风险专家、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领袖等对全球风险的预测和洞见,探讨了全球面临的短期风险和中长期风险。 《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呈现出地缘政治风险高企、环境风险紧迫、社会风险加剧和经济风险不确定的特点。其中,极端天气事件和污染问题依然是紧迫的短期风险,而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传播、不平等问题等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削弱公众对治理的信任,并使合作解决共同危机的迫切需求变得更加复杂。在经济方面,尽管经济衰退和通胀的担忧有所缓解,但贸易限制措施和地缘经济对抗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 《报告》显示,在过去二十年中,环境风险在长期风险中占据主导地位。未来十年,环境风险将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崩溃、自然资源短缺等问题可能成为全球最严重的长期挑战。技术风险也在上升,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的负面影响在未来十年内可能显著增加。此外,人口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问题,如养老金危机和劳动力短缺,可能影响全球经济和社会稳定。污染问题在未来十年内可能对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更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报告》强调了多边合作的重要性,其认为全球条约和协议是应对风险的最有效手段,并提出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公众意识来应对全球风险的建议。《报告》呼吁,各国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多边合作和技术创新,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全球经济展望》:发展中经济体将面临严重阻力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7%,与2024年增速相同。其中,发展中经济体的重要性显著上升,未来两年经济增速将稳定在4%左右。 世界银行对全球经济走势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经济体的通胀和利率水平有望逐渐下降。 《报告》十分关注发展中经济体的表现。《报告》认为,与本世纪初相比,发展中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5%左右,显著高于2000年的25%。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也进一步增强,彼此之间的商品出口占其总出口的40%以上,是2000年的两倍。发展中经济体已成为全球资本流动、汇款和向其他发展中经济体提供发展援助的重要来源:2019年至2023年,其占全球汇款总额的40%。这一比重超过本世纪头10年的30%。 《报告》发现,在本世纪前10年,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速达到1970年代以来最快,但在2008年至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其增速放慢。2014年以来,除中国和印度外,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均收入平均增长率比发达经济体低0.5个百分点,这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报告》预计,发展中经济体追赶发达经济体收入水平的速度会放缓。 同时,《报告》指出,未来两年,发展中经济体可能面临严重阻力。全球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可能会削弱投资者信心和抑制资金流动。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可能会降低全球增速。持续通胀可能会推迟预期的降息。 《报告》认为,尽管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但发展中经济体要改善增长前景仍有多种选择。通过采取正确的政策,这些经济体可以将部分挑战转化为重大机遇。与此同时,所有国家都应当在多边机构的支持下共同努力加强全球贸易治理。 《2025年全球网络安全展望》:2025年全球网络空间充满挑战 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网络安全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日益复杂的网络空间格局给各类组织和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影响。网络空间的复杂性源于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充满不确定性的地缘政治形势、威胁方式的演变、监管挑战、供应链相互依存造成的漏洞和不断扩大的网络技能差距。 《报告》认为,日益复杂的网络空间进一步加剧了网络不公平状况,加深了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分歧,扩大了行业部门之间的差距,并拉大了大型组织和小型组织之间的鸿沟。 《报告》分析了导致网络空间加速变得复杂和不可预测的关键因素,同时深入剖析其对组织和国家网络安全态势的累积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供应链风险的相互依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智能时代的安全、网络威胁状况的演变、监管碎片化、劳动力挑战等。 《报告》呼吁,将视角从网络安全转变为提升网络韧性。网络韧性体现了一个组织减轻重大网络事件的影响、继续推进各项目标的能力。此外,《报告》还强调,必须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评估网络风险,这对于各类组织和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有利于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并加强应对网络威胁的韧性。 《报告》对日趋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深刻见解,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空间。《报告》强调,各方需齐心协力,保障数字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网络互联,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网络安全技能短缺问题。与此同时,《报告》探讨了网络安全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重点指出领导者必须发挥关键作用,优先保障网络安全,将其转变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李晓红据公开资料整理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