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毛孩子”坐上高铁:中国加快构建宠物友好型社会

  • 经济
  • 2025-04-10 23:32:21
  • 53

这是4月10日拍摄的高铁专用宠物运输箱,箱子自带空气循环系统、含氧量和温湿度监测及降噪、除味等功能。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题:“毛孩子”坐上高铁:中国加快构建宠物友好型社会

新华社记者丁静、王奕涵

存放在通风、控温的高铁专用宠物运输箱内,旅途中有专人负责看护……10日上午,两只狗一只猫随主人从北京南站乘坐G119次列车出发,前往京沪高铁沿线车站。宠物“毛孩子”首次由高铁托运,显示中国在构建宠物友好型社会上又向前迈进一步。

高铁专用宠物运输箱由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自带空气循环系统,可以监测含氧量和温湿度,还可以实现降噪、除味等功能。旅途中,铁路部门会安排专人看护宠物,通过宠物运输箱的监测系统观察宠物状态,定时巡视检查,视情况给宠物添加饮用水。

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南站营业部业务经理刘佳说,宠物全程存放于宠物运输箱内,并放置在列车高铁快运柜内,其他旅客看不到宠物,可有效防止宠物飞毛、气味、叫声等对车厢的影响。一次托运完成后,工作人员会对运输箱和快运柜进行全面清洁消毒。

目前,京沪高铁北京南、济南西、南京南、上海虹桥、杭州东等5座车站间的10趟列车试点了高铁宠物托运服务。

据介绍,旅客提前两天及以上通过12306线上预约成功后,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抵达目的地车站后,旅客根据短信或电话提示领取宠物。

“铁路运输适合宠物中长途托运,它的高低起伏落差比较小,宠物能逐渐适应环境变化,不会因为突然出现的缺氧、高压等情况感到不适。”北京农学院动物医院宠物医师赵凯说,“毛孩子”是很多人的情感陪伴,铁路部门提供宠物托运服务,是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的好做法。

“我对铁路部门的服务有信心,希望未来能够通过监控系统看到自己的狗狗。”在G119次列车上托运宠物的旅客安琳说。

4月10日,在中铁快运上海虹桥站营业部门口,中铁快运上海分公司经理展示高铁专用宠物运输箱。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第一次和爱犬“奥利奥”坐高铁出行让她非常兴奋:“以前去远途旅游,把狗狗留在家里很不放心,高铁可以托运后,我会经常带它出去玩。”

随着宠物随人出行需求的增加,不仅是高铁,中国已经上线宠物运输业务的航空公司也在迅速升级相关服务。今年春运,南方航空在“爱宠同机飞”的基础上上线“爱宠进客舱”服务,乘客购买宠物专属座位后,即可让宠物陪伴空中旅行。

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宠物候机厅,不仅配套有温湿度、空气质量等指标的全方位监测系统,每只宠物还拥有独立的候机空间。

养宠人群不断扩大,让宠物成为中国城市中快速崛起的“新居民”。大数据平台发布的《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城镇宠物数量超过1.2亿只,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

庞大的数量和市场正推动中国加快构建宠物友好型社会。在上海,滨港商业中心开启“海派今潮·萌游记”系列活动,打造“一站式人宠同乐社交空间”;在深圳,有一条宠物友好巴士路线,乘客可以携带宠物乘坐;在温州,宠物主题公园开设了供狗狗们使用的跨栏、滑梯、跳圈等运动设施。

“喜欢动物的客群越来越大,为宠物提供一些便利友好不仅可以给店里增加生意,也可以因猫结缘、以猫会友。”北京市西城区一家猫咖啡馆店主“小墩”说。

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中国越来越多的宠物需求有待被进一步满足。

“如何构建宠物友好型社会还需要进一步形成社会共识。”赵凯说,公共空间的责任主体要预判风险,宠物主人应提升文明养宠的意识和素养,既要给“毛孩子”提供友好的生活环境,也要尊重不养宠人群的社交边界,为构建宠物友好型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