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多家银行上调了黄金积存业务的认购起点金额,提高了个人投资门槛。近期金价高位波动,相关风险显著增加。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公告提示风险,并调整了部分合约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业内人士认为,黄金投资业务门槛的密集调整主要是因为黄金价格波动较大,投资风险提升。
光大银行宣布从4月8日起将黄金积存个人业务定期投资起购金额由700元调整为1000元。中国银行则从4月2日起将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的最小购买金额由700元调整为750元,追加购买金额仍维持200元的整数倍不变。这是中国银行今年以来第二次上调黄金积存业务认购起点金额,此前在2月已将最小购买金额由650元调整为700元。
积存金是一种结合黄金投资与储蓄存款的产品,相当于开设一个黄金账户,按照固定金额或克重购买黄金。累积一定份额后,可按实时积存金价格出售变现或兑换实物黄金。积存金投资门槛提高意味着投资者需要更强的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银行上调购买门槛有助于推动投资者充分考量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建立更加理性的态度。预计后续会有更多银行跟进调整。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表示,银行上调积存金认购门槛有助于筛选出更有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经验的客户,同时可以控制个人黄金积存业务规模,避免业务过度扩张带来的风险。
4月7日,现货黄金一度跌破3000美元/盎司关口。金价高位波动下,一些投资者在买卖之间犹豫不决。银行业人士预计,金价会延续高位震荡态势,投资者应从自身风险偏好、投资需求和投资能力出发,做好风险预防,合理配置黄金资产,理性购买积存金和实物金产品。建设银行等银行也提醒客户,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应提高贵金属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功润认为,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黄金应承担差异化角色。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黄金可作为抗通胀的压舱石,适当增加黄金配置比例以对冲风险;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黄金可作为一种趋势交易工具,在把握市场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短期波动获取收益。投资者在确定黄金配置比例时,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市场预期和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黄金配置比例,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