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缅甸/“第六日救出生还者 灾民激动欢呼”
- 国际
- 2025-04-04 15:06:40
- 10
左图:特区救援队与国家救援队前日在曼德勒成功救出一名生还者,令人振奋。右上图:特首李家超昨日与缅甸驻港总领事Han Win Naing会面,并送上慰问信。右下图:特区政府筹集的首批救援物资,在香港国际机场移交予缅甸驻港总领事,随即安排付运灾区。 缅甸中部的世纪大地震伤亡惨重,特区政府派出的救援队连日在重灾区曼德勒的废墟中争分夺秒搜救生还者,在前日联同国家救援队救出一名生还者,情况令人振奋鼓舞。不过,救援队不少队员的皮肤都感染红斑。 港闻报记者昨日连线采访在灾场搜救的指挥官赵汝珏,他表示连日来冒着余震,顶着40℃高温进入瓦砾堆搜索,最开心和鼓舞的,就是第六日救出生还者时听到灾民的欢呼声。\港闻报记者 盛德文 由于灾区天气酷热,特区救援队成员长时间在坍塌灾场搜救,精神高度紧张,加上灾场粉尘满布、尸臭弥漫、蚊患严重,身体免疫力无可避免下降,不少队员皮肤都感染了红斑,又痕又困扰。与国家队交流期间,国家队的队员特意为特区的队员介绍了当地平民常用的护肤治疗产品,并帮香港的队员涂膏药,协助大家尽快复元,场面温馨,体现了互助精神。 当地居民不时为救援队送上冷冻饮品打气,协助队员降温。为了更好与当地灾民沟通,救援队连日在往来灾区的车上,把握时间用手机学习与救助相关的缅甸语,希望有助跟当地灾民沟通,加快救援速度。 搜索期间余震 几次需要撤离 “当该名生还者抬出来一刻,大家同当地的居民都齐齐拍手欢呼,场面好感动好开心。”当时正在现场的救援指挥官赵汝珏,昨日下午通过卫星电话向港闻报记者说。 他表示,每日都能感受到强弱不同的余震,有时好明显感觉到地面在震,有几次余震发生时,正值救援期间,队员需要紧急应变撤离。救援队配备了探测地震的仪器,如发生地震会即时发警报,让队员们及时撤离。 赵汝珏指出,前日下午,救援队和中国救援队联合组成快速搜索队,在曼德勒的重灾区排查期间,发现“金色乡村酒店”的倒塌建筑物内有生命的迹象,于是立即增派10名队员,带上搜救犬和医疗物资前往搜救。当特区救援队赶到时,已有三支救援队伍包括中国国家救援队在现场,大家即时展开联合救援行动。 联合救援队爬入建筑物的三楼,经过探测器侦测和搜索,发现一名伤者被困在二楼207号房间。救援队在307号房屋爆破并成功开辟了救援通道,进入房间为伤者包扎,在傍晚时分将该名52岁男子救出,送往当地医院治疗。 这名男子到医院后,向救援人员表示,被困期间,曾听到附近房间有两名女子呼叫。救援队联同国家队立刻对207号房附近的两名女失踪者展开搜寻,并出动两只搜救犬,国家救援队亦出动两只搜救犬。可惜坍塌十分严重,救援团队动用爆破工具,分别从一楼及三楼进入二楼,用生命探测器、超声波雷达等,经过多个小时的反复搜索,最后都未能发现幸存者,在确认再没有生命迹象后,昨日已转往其他灾场搜救。 顶住酷热尸臭 谨慎防蚊防疫 曼德勒的卫生和环境非常恶劣,不但有大量建筑物倒塌,即使有些没塌下,也出现严重裂缝甚至倾斜,居民都不敢回家,要在街上露宿。另外,当地网络和电力非常不稳定,经常断电断网,电话经常打不通。炎热天气,对队员们的体力有一定挑战,灾区有爆发传染病的风险,大家都非常重视防蚊、防疫,每天都会对救援区及营区消毒和清洁。 赵汝珏表示,每日都收到求助报告,救援队就会去这些地点排查,如果发现有生还者,就即时派搜索队进行较大型的搜救工作。如果搜救灾场范围大,或救援难度增加有变,“就会联合其他队伍,如国家救援队及现场的其他救援队,加强合作,让搜救更有效率、更有组织。” 现场搜救主要从三方面取得资讯,一是当地的救援指挥中心、当地商会;二是国家队也会把收到的求助讯息分享给特区救援队。此外,还有是现场搜寻时,居民提供的附近有人被困的救援求助,“每次见到这些焦急的求助眼神都令人难忘。” 前日救出生还者时,“好多居民围过来,开心地欢呼,还上前和我们握手,感谢我们,齐齐拍手庆祝救出生还者”,此外,在搜救中,有很多居民又送水又送平安符,答谢支持我们的努力,让队员们很感动,“我们也会继续努力,争取每一分每一秒的搜救,救出更多被困的生还者。”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