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线上/DSE公民科考学生对中国外交认识
- 国际
- 2025-04-09 22:23:43
- 57
左图:天水围香岛中学公民科主任关海怡老师。右图:文凭试公民科昨日开考,有公民科老师表示,今年题型有所变化,选择题较上年减少,在题目方面需要理解的概念增多。\港闻报记者何嘉骏摄 2025年中学文凭考试(DSE)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昨日开考,今年公民科考试首次出现“立场题”,而三组题目包括“低碳出行”及香港公共卫生、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援助的例子,以及中外文化交融情况,引用“十四五”规划中,支持香港发展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长问答就问到香港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优势。 天水围香岛中学公民科主任关海怡老师表示,今年题型有所变化,选择题较上年减少,在试题题目方面需要理解的概念增多,因此难度相对有所上升,预计今年公民科达标率与去年相近。圣士提反堂中学助理校长徐晓琦认为,题目没有要求必须引用内地交流经验,但内地考察活动能让学生掌握到何谓文化传承,有助考生答题。\港闻报记者 陈炜琛 考评局表示,约4.8万名考生在450个一般试场及逾740个特别试场应考公民科,约九成考生使用“报到易”应用程式自行签到。各试场学校整体运作顺畅,考试已顺利完成。 首现“立场题” 难度微升 去年DSE公民科首次开考,成绩只分“达标”或“不达标”,今年是第二届考试。 今年试卷有三条必答题,其内容分别涉及低碳出行与港人的运动习惯、中国对外援助与国际影响力,以及在“一国两制”下香港社会的多元文化特色。在低碳出行题目中,首次出现了“就现时香港情况,人们实践低碳出行是不容易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的立场题。关海怡表示,此类题较为少见,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学生需紧扣可持续发展、环境保育的概念作回应。 关海怡老师表示,今年试题题型有所改变,与去年相比,选择题数量有所下降。其次,今年没有出现数据分析类题目,多为资料归纳类题目。她表示,对文字处理能力较弱的同学而言,可能会稍显吃力。 在试题难度层面,今年的难度相对上升。关海怡表示,首届试题文法比较浅白,而今年试题概念字(即课程涉及的概念词汇)相对较多,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紧扣题意作答。她直言,“这比较考验学生的审题意识和答题的仔细程度。” 关海怡在解析试题时表示,第三题在考核《基本法》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国际视野进行考核。即学生能否从国际视野角度分析当代议题,了解香港与国家间的关系,以及香港应该如何利用优势、把握机遇与国家共同发展。 至于第二大题,关海怡认为是试卷中较难的板块。学生需要熟悉国际组织、国家职责以及其在全球中的定位,她表示,这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 料达标率与去年相若 回顾考评局去年七月公布的公民科数据,全港达标率为94.1%。对此,关海怡表示,学校日常训练范围基本涵盖本次公民科的考试内容,尽管今年试题难度有所提升,但她对学生有信心,预计达标率与去年差不多。
有话要说...